教授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师资队伍 > 教授 > 英语系 > 正文
PHOTO
陈后亮 教授 硕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

陈后亮,男(1979-),汉族,山东临沂人。文艺学博士,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后。教授、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主任、博士生导师。英国剑桥大学英文系访问学者,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人文学院、美国华盛顿大学(西雅图)英语系短期访问学者。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及鉴定专家,国家公派出国留学评审专家。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国文学分会常务理事,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会认知诗学分会常务理事,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世界族裔文学专委会常务理事,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分会理事,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、湖北省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、湖北省文艺学学会理事。

个人信息
Personal Information    
主要研究领域
西方文论(后现代主义、后理论;伦理批评)、英美文学(十八、十九世纪英国小说;美国非裔文学)
科研情况简介
在《文学评论》《外国文学评论》《外国文学研究》《文艺理论研究》、Religion & Literature、Dickens Quarterly、Neohelicon、Textile: Cloth and Culture、ANQ、Journal of Religious History, Literature and Culture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文章100余篇。部分文章被《新华文摘》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》《社会科学文摘》全文转载。出版专著2部,译著1部,教材1部。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、教育部项目和博士后面上项目各1项,另外主持完成省级以下项目多项。获得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1次、武汉市优秀社科成果奖3次、山东省高校优秀社科成果奖1次,山东省文化厅优秀成果奖1次。
代表性论文
Publications    
  1. 《理论会终结吗?:近三十年来理论危机话语回顾与展望》,《文学评论》2019年第5期。《社会科学文摘》2019年第12期转载。

  2. 《“将理论继续下去”:近二十年来国内后理论研究综述》,《四川大学学报》2017第3期。《新华文摘》2017年第20期全文转载;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2017年第4期全文转载。

  3. 《文学理论会产生什么后果?——斯坦利费什的“理论无后果说”刍议》,《文艺理论研究》2013年第5期。

  4. 《“理论的过去表明理论具有未来”——“后理论”背景下的理论反思》,《国外文学》2017年第1期。

  5. 《理论缘何衰退?——对理论发生的物质条件及制度因素的考察》,《外国文学研究》2021年第5期。

  6. 《后现代主义“终结”论:分析与理解》,《四川大学学报》2021年第3期。《社会科学文摘》2021年第7期转载;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2021年第4期摘要转载。

  7. 《斯坦利·费什论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可能与不可能——兼及理论的跨学科性与反学科性》,《文艺理论研究》2023年即刊。

  8. 《理论热的消退与英文系的未来——从杜克大学英文系的一段往事谈起》,《外国文学》2022年第2期。

  9. 《理论之争还是学术职业路线之争?——20世纪80年代美国反理论运动之反思》,《国外文学》2022年第2期。

  10. 《“教学转向”与理论的未来——兼及对文学理论教学方法的反思》,《当代外国文学》2022年第2期。

  11. “Institutionalization of Postmodernism and the New Trends in Postmodernist Studies: An Interview with Linda Hutcheon,”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34. 5(2012): 1-8. A&HCI.

  12. “Constructing Postmodernism with Incredulity to Metanarrative: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n Hutcheon’s and McHale’s Postmodern Poetics,” Neohelicon 42.1(2015): 283-296. A&HCI.

  1. 《伦理学转向》,《外国文学》2014 年第4期。

  2. 《小说修辞·阅读的伦理·批评多元主义——再论韦恩·布斯的文学伦理批评》,《四川大学学报》2016年第2期。

  3. 《对话存在主义:文学伦理学批评视阈中的自由选择与伦理责任》,《外国文学研究》2017年第4期。第一作者。

  4. 《保守的伦理批评先驱:论约翰·加德纳的文学思想》,《中南大学学报》2019年第1期。第一作者。

  5. 《伦理认同、文学想象与公共生活:论玛莎·纳斯鲍姆的伦理批评思想》,《外国文学研究》2019年第6期。

  6. 《搭建文学批评与社会现实的桥梁: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价值选择与理论建构》,《文学跨学科研究》2021年第1期。A&HCI。

  7. “Problematizing the Validity of Neuroethics and Moral Treatment: Brain Text as a New Humanistic Approach to Moral Education,” Kritika Kultura 37 (2021): 459–475. A&HCI. 通讯作者。

  1. 《“一个另类种群”: 〈雾都孤儿〉中的犯罪阶级想象》,《外国文学评论》2017年第3期。

  2. 《英国18世纪罪犯传记概观:叙事类型与研究范式》,《国外文学》2020年第2期。

  3. 《〈摩尔·弗兰德斯〉与早期犯罪叙述合法性问题》,《解放军新威尼斯v0008-Apple App Store学报》2018年第4期。

  4. “‘Between the Cradle and the Grave’: Disease, Death and Medical Relief in Our Mutual Friend,” Dickens Quarterly 3. 2 (2021): 179-193. A&HCI. 通讯作者。

  5. “Victory in Ethics: An Ethical Reading of Joseph Conrad’s Victory,” ANQ, 2022, published online. A&HCI.

  6. “‘Men Separate from Women and Domesticity’: Empire Builders, Coolie Laborers, and the Imperialist Economy in Joseph Conrad’s ‘Typhoon’,” Neohelicon, 49. 1 (2022): 229-240. A&HCI.

  7. “‘An Index of Gentility’: Representations of Needlework in Dombey and Son,” Textile: Cloth and Culture, 2022, published online. A&HCI.

  1. 《“被注视是一种危险”:论〈看不见的人〉中的白人凝视与种族身份建构》,《外国文学评论》2018 年第4期。

  2. 《佛教、中国功夫与美国种族问题——评约翰逊在〈中国〉里对东方文化的创造性使用》,《中国比较文学》2017年第3期。

  3. 《白人性研究:族裔文学研究新视角》,《当代外国文学》2020年第1期,第一作者。

  4. 《蓄奴制、民族创伤与黑人父性缺失问题——评约翰逊的代表作〈中间航道〉》,《当代外国文学》2016年第2期。

  5. 《用传统东方智慧启迪现代西方人的心灵——论查尔斯·约翰逊及其〈武馆〉》,《外国文学》2015年第6期。

  6. 《“他应该成为一个典型”:〈上校的梦想〉中的法律书写与种族矛盾再现》,《文学跨学科研究》2020年第3期。A&HCI。通讯作者。

  7. “Seeking an Enlightened Perception of Being: Charles Johnson’s Adoption of Chinese Culture in ‘China’,” ANQ 31.4 (2018): 260-264. A&HCI.

  8. “‘The Education of Mingo’, Or the Education of Moses: Reading Charles Johnson’s Novella through the Lens of Whiteness Studies,” Neohelicon 45.2 (2018): 745-755. A&HCI.

  9. “Passing the ‘Three Doors of Liberation’: Buddhist Allusions in Oxherding Tale,” ANQ 35.1 (2022): 58-62. A&HCI.

  10. “‘My Dharma...Was That of the Householder’: ‘Ethic of the Householder’ in Oxherding Tale,” Religion & Literature 53.3 (2021): 63-81, A&HCI.

  11. “‘Freedom as a ‘Way of Seeing’: The Presence of Taoism in Oxherding Tale,” The Journal of Religious History, Literature and Culture 4.1(2018): 1-20.

  1. 尼克·鲍姆巴赫,戴蒙·扬,珍妮弗·余:《重访后现代主义——弗雷德里克·詹姆逊访谈录》,《国外理论动态》2017年第1期。

  2. 塞拉·本哈比:《批判理论与后现代主义——论批判理论中伦理、美学和乌托邦的互动关系》,《国外理论动态》2016年第9期。

  3. 德斯·弗里德曼:《媒体权力的四种范式》,《国外理论动态》2015年第10期。

  4. 彼得·奥斯鲍恩:《后观念状况,或当今发达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》,《国外理论动态》2015年第4期。第二译者。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15年第10期转载。

  5. T.佛牟伦,R.埃克:《元现代主义札记》,《国外理论动态》2012年第11期。人大复印资料《美学》2013年第2期转载。

  6. 琼尼·琼斯:《社会媒体与社会运动》,《国外理论动态》2012年第8期。人大复印资料《新闻与传播》 2012年第11期转载。

  7. 盖瑞斯·詹金斯:《文化与多元文化主义》,《国外理论动态》2012第6期。人大复印资料《文化研究》2012年第9期转载。

  8. 阿兰·科比:《数字现代主义导论》,《国外理论动态》2011年第9期。人大复印资料《文化研究》2012年第1期转载。

著作、译著和教材
Books & Patents    
  1. 专著:《“后理论”背景下的当代西方文论热点研究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23年,即出。国家社科基金结项成果,

  2. 专著:《当代非裔美国作家查尔斯·约翰逊小说研究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18年。国家社科基金结项成果。

  3. 专著:《事实、文本与再现——琳达·哈琴的后现代主义诗学研究》,山东大学出版社,2011年。独著。

  4. 专著:《英国传统罪犯传记小说研究》,武汉大学出版社,2020年,第二作者。

  5. 主编教材:《美国黑人文学名篇选读(1780-1950)》,武汉大学出版社,2021年。

  6. 参编教材:《美学原理》,王朝元主编,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5年,本人完成第十一章,“丑与怪诞”。

  7. 译著:乔·莫兰,《跨学科:人文研究的诞生、危机与未来》,南京大学出版社,2023年。第一译者。

  8. 译著:莱恩·考斯基马,《数字文学——从文本到超文本及其超越》,译著,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1年。第二译者(与单小曦、聂春华合译)。

主持科研项目
Research Projects    
  1.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“二十世纪末以来西方文学批评界的后批判转向研究”(22BWW005),2022 - 2026年,在研。

  2.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“‘后理论’背景下当代西方文论热点研究”(18BWW001),2018 - 2021年,主持完成,鉴定良好。

  3.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“当代非裔美国作家查尔斯·约翰逊小说研究”(14CWW022),2014 - 2017年,主持完成,鉴定良好。

  4. 华中科技大学文科重大及交叉项目“新世纪以来美国文学理论界的后批判转向研究”(2022WKZDJC006),2022-2023年,在研。

  5. 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项目“伦理批评视角下的查尔斯·约翰逊小说研究”(2014M552063),2014 - 2015年,主持完成。

  6.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“琳达·哈琴的后现代主义诗学研究”(12YJC752003),2012 - 2014年,主持完成。

  7. 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“琳达·哈琴的历史书写元小说理论研究”(J11WD17),2011 - 2013年,主持完成。

  8. 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项目“后现代主义与再现的危机”(2012176),2012 - 2014年,主持完成。

主要获奖
Awards    
  1. 武汉市第十八届哲学与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奖(2022)。

  2. 湖北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(2022)。

  3.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三等奖(2021)。

  4. 武汉市第十七届哲学与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(2020)。

  5. 武汉市第十六届哲学与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(2018)。

  6. 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第十九届年会优秀论文奖(2018)。

  7. 山东财经大学年度科研突出贡献二等奖(2015)。

  8. 山东财经大学年度科研突出贡献二等奖(2014)。

  9. 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社科成果奖二等奖(2014)。

  10. 山东省文化厅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(2011)。